《红楼梦》系曹雪芹用金陵官话撰写,其地理背景以南京为核心(续二)。
2013-11-23 15:43:06| 分类: 红楼梦研究 | 标签:红楼梦方言民俗 |字号 订阅
谨以此文纪念曹雪芹先生逝世250周年(续二)。
作者:任侠家、翟桂春。
谨摘录《红楼梦》第十至第十三回实例,就教于方家。
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76)他既是这样,就该行些正经事,人也没的说。 “正经事”-正大光明的事,光明磊落的事,正当的事。“没的说”-没有什么可说三道四的,没有什么闲杂碎语可说的,没有闲话说了。
(77) 那薛大爷不给不给, 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又会奉承凤姐儿并尤氏。“不给不给” -是余西方言中习惯口头用语。好象不觉得, 不经意间。“奉承” -迎奉, 溜须拍马。
(78) 就是宝玉也犯不上向着他到这个样。这都是我的嘴快。 “犯不上”-不必要,不值得,用不着。 “嘴快”-说漏了嘴,没加留意将肚里的话说出来了,情不自禁将心里想说但不该随意说的话说了。
(79)到了宁府,进了车门。你且不必拘礼,… …就有长辈们怪你,等我替你告诉。 “车门”-车子走的门, 一般在院子旁边。我家车门在院子东边, 正大门堂是朝南的。“拘礼”-拘泥于礼节。 “怪你”-责备你, 怪罪你;对你有意见, 怨你没礼貌。“告诉”-解释, 阐明, 讲请楚给别人听。
(80) 所以我这两日好不烦心,焦的我了不得。 看见他姐姐身上不大爽快就有事也不当告诉他。“焦的我了不得” -我心里非常非常焦急! 心里焦急得使我坐立不安!“身上不大爽快”-身体不适。是处于亚健康状态, 向病态的过渡状态。 “告诉他”-讲给他听, 说给他听.
(81) 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恼的是那群混帐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调三惑四的那些人。他听了这话,今日索性连早饭也没吃。“不拘”-不限定,不管是。“度量”-放在心里盘算,在心里思量。“扯是搬非”-拔弄是非,搬弄是非。“调三惑四”-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又那么讲,挑拨离间。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索性”-干脆。程度上有更递进的意思。
(82)嫂子倒别叫人混治。倘或认错了,这可是了不得的。“混治”。-瞎治,乱治。病急乱投医。余西方言这个“混” 字, 可是个常用词,如:混说,混弄,混写,混画,等。“混” 读音hun第三声。新华字典没这个读音,而余西镇方言至今还保留着金陵古语读音。“了不得的”。-非同小可的,非比寻常的。这可是特别紧要的事,容不得一丝一毫差错呀,关系到腹中之“喜”呀!(谁知是喜还是症候呢。)
(83)他听见媳妇这病,也不好意思只管坐着,… …现个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 …可倒殷勤的很。“媳妇” -儿媳妇。“不好意思”- 现在,这一时尚用语,出自金陵官话(余西镇日常方言)。“走的”-行走的, 来往的, 常来常往的。“殷勤”-热情, 勤快, 巴结。
(84) 何必脱脱换换的, 倘再着了凉, 更添一层病, 那还了得,… …媳妇忽然身子有好大的不爽快,… …又不知有妨碍无妨碍, 所以我这两日心里着实着急…. 且能断人生死。“脱脱换换”-一会儿脱衣服,一会儿穿衣服。“还了得” -坏了大事,不得了,意思是这样的后果绝对不能让其发生。“媳妇”-余西方言将“儿媳妇”简称为“媳妇” 了;秦可卿是贾蓉之妻,贾珍之儿媳妇。“不爽快”-不舒服,不适意,这里是身体不好,生病了。“有妨碍无妨碍”-有无不良影响,有无危险。“断人生死”-诊断、推断出病人能否挽回生命。
于是贾蓉同了进去。到了贾蓉居室,见了秦氏,… …诊必脉息,说道:我们外边坐罢。贾蓉于是到外间房里床上坐下。-由此可见,秦可卿并非如刘心武先生所说,有自己的卧室,而是与贾蓉夫妻合住一套房。
(85)又跟随多少人来闹我,我必和你不依。 “来闹我”-来吵闹我,来吵得我不安心。“和你不依”-跟你没完,不饶你。
(87)贾珍道: 先生何必过谦,就请先生过去看看儿妇, … …贾蓉道: 让我把贱内的病说一说。“儿妇”-正规场合, 公爷称自己的儿媳妇, 还得云“儿妇”。“贱内”-正式场合对自已夫人的谦称。“儿妇” 、“贱内” 算不得余西特有方言, 但将“儿媳妇” 称之为“媳妇”, 北方少有。
(88) 于是家下媳妇们捧过大迎枕来,… …先生道: 月信过期… …寅卯间必然自汗。“家下媳妇们”-这里是指家里下人中的已婚妇人。 “月信”-月经的文雅称谓。“自汗”-盗汗。
(89) 那先生笑道: 大奶奶这个症候, 可是那众位耽搁了。“大奶奶”-大夫人。(贾容是长子。)“症候”-病症。“耽搁”-耽误。
回前评。蒙评:… …虽贫女得居富室,诸凡遂心。-笔者认为:秦可卿亦非如刘心武先生所说,出身高贵是废太子血脉,而正如《红楼梦》文本所说,是养生堂抱来的!
第十一回,庆寿诞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90)贾珍… …向贾容说道: 你留神, 看太爷喜欢不喜欢。“留神”-留意,注意,关注记在心里的意思。“太”-在长一辈称谓前面加一“太”字,就长两辈了。如婆婆(丈夫的母亲)-太婆(丈夫的祖母),丈人(岳父)-太丈人(岳父的父亲),丈母(岳母)-太丈母(岳父的母亲)等。
(91)先是贾琏、贾蔷到来,先看了各处的座位,并问:有什么顽意儿没有?家人答道:我们爷原算计请太爷今日来家来,…现叫奴才们找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挡子打十番的, 都在园子里戏台上预备着呢。“顽意儿”-一作玩意儿,这里指好玩的娱兴节目,表演节目。“算计”-心里盘算,筹划,谋划准备。“打十番的”-金陵,余西古镇,一类民间表演艺人。节目为边跳边唱, 说滑稽话,跳苍浪,边敲咂板边说唱等。现在的独角戏,相声, 敲咂板说唱等一类表演艺术,就是从我国古代的“打十番” 发展,分化出来的艺术门类。余西方言现将人们(尤其是半大罗孩)忙乱,热闹,无头绪,喻为“打十番”。
(92)贾珍尤氏二人亲自递了茶,因说道:…请老祖宗过来 散散闷,…谁知老祖宗又不肯赏脸。 “散散闷”-散散心, 解解闷。“不肯赏脸”-不肯屈尊,不给面子, 不给颜面。 一般为晚辈对长辈, 下级对上级或平辈间口头语。
(93) 老人家又 嘴馋,- 贪吃。
我说老祖宗是爱热闹的, 今日不来, 必定有个原故。- “原故”。- 原因。
(94) 这里尤氏方说道:… … 今日头眩的略好些, 别的仍不见怎么样大见效。 “别的” -其他的。 也是因为你们娘儿两个好的 “上头”,- 情份上。
(95) 贾蓉…方回尤氏道: 方才我去给太爷送吃食去,…叫我好生伺候叔叔婶子们并哥哥们。“吃食” -吃的东西, 食品。“伺候”-服侍,为尊者服务, 一般用于晚辈对长辈, 奴才对主子, 下属对上级。“婶子”-婶母。
(96)王夫人向邢夫人道: 我们索兴吃了饭再过去罢, 也省好些事.…于是尤氏就吩咐媳妇婆子们: 快送饭来。… …都各人了端各人的去了。“索兴”-干脆,有将进程趁便向前推进一步的意思, 是一种日常优化决策口语。“吩咐” -指示, 指令。“ 媳妇婆子”-这里媳妇是指已婚年青女人, 婆子是指已婚半老年长女人。“端”-拿盛有饭莱或茶水的碗谓之端。
(97) 漱了口, 净了手, 才说要往园子里去,… …众人来都让吃了饭 才去了。“净了手”-洗了手。“才说”-方说。 “才去了”-然后去了, 方去。“吃了饭”与“才去了”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吃了”饭是前提, 这一过程结束后,“才” 去了, “ 去了” 是果。
(98) 于是凤姐儿就紧走了两步, 拉住秦氏的手, 说道: 我的奶奶!- 我的侄媳妇! 在这里, 凤姐是婶, 秦氏乃侄媳, 年龄相仿, 这样当面简略称呼, 亲密无间!
(99) 我自想着, 未必熬的过年去呢。- “未必能挨得过年去”;余西语曰: 有病自得知。那里就到得这个“田地”了? “田地”-地步, 程度。
(100) 尤氏打发人请了两三遍, “打发”- 差使, 差点, 指派, 委派。 别说一日二钱人参, 就是二斤也能够吃的起。“吃的起”- 有经济能力, 买得起, 吃得起。
咱们娘儿们坐坐,多说几遭说儿。“娘儿们”-婶娘与侄儿媳。
(101) 从“里头”绕进园子的便门来。“里头”-里面, 里边。
嫂子连我也“不认得了”?- 不认识了?
那神情光景呢亦发不堪难看了。“亦发”-更加, 越发,有程度加深, 递进之意。
(102) 王夫人道: “可不是呢”,- 难道不是吗。其意思是: 是啊, 正是。
尤氏笑道那里都象你这么正经人呢。- “正经人”正直人, 正派人.
(103) 次日。仍是众族人等闹了一日。 “闹”-热热闹闹地玩。
贾珍、尤氏、贾蓉好不焦心。“焦心”-心里焦急。
贾母说: … …就有好大的“指望了”。- 希望了, 企望了。
好个孩子“要是”-如果, 假如。有些“原故”,- 这里指事故,差错。
(104)秦氏说道: … …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快, 倒象克化的动似的。“克化”-消化。目前余西只有老年人还在使用这一方言, 青少年已不熟悉, 多数中年人仅能听懂, 口语已不使用了。
(105)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 …冲一冲也好。“冲一冲”-冲一冲喜。秦氏又非高龄, 准备后事冲喜, 这“喜”字实在说不出口, 听话人也理解。
尤氏道: … …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 “那件东西”-棺材。更是不能明说呀!
(106) 平儿说道: 癞蛤蟆想天鹅肉吃, 没“人伦”-伦理道德。的“混帐东西”, -无耻的傢伙!对道德品质恶劣之徒的辱骂语。“起这个念头”,- 产生这个欲望,这里指:心里生有这个歹意。 “叫”-让,使。
他不得好死! 风姐儿道: 等他来了, 我自有“道理”。- 主张,方案,对策,这里是:置其于死地的一系列措施。
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若瞧正面,愚人自作孽,不可活也;世人可知,曹雪芹乃世界第一哲学家!
第十二回,王熙风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107)贾瑞见“往里让”,-请自已往屋里去。
贾瑞笑道: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了”,-挽留住了,缠住了,脱不开身了;这里暗示,遇上相好的女人,被吸引住,舍不得回家,只是未十分明说。贾瑞之流能为人师表吗?!
贾瑞笑道: 只因素日闻得人说。“素日”-平素, 平日。
嫂子是个“利害人”,-泼辣人,狠人,强人;能干而又惹不起的人。
谁知竟是两个“糊涂虫”,- 这里是说,不明凤姐心愿的糊涂傢伙,真是不解女人意呀!
贾瑞听了这话, “ 越发”“撞”上心坎儿上.“ 越发”-更加。“撞”-正中下怀。
“由不得”-不由自主。又“往前凑了一凑”,- 往跟前靠了一靠。
凤姐又稍稍的道: “大天白日”,- 大白天的。
悄悄的在西边“穿堂”儿等我。“穿堂”-两边是房屋或墙, 中间供家人来往的过道。
心内以为“得手”。- 得逞,到手, 遂愿。
(108) 这屋内又是过门风, “空落落”;- 空空荡荡。
(109)贾瑞急的“赌身发誓”。-赌咒发誓。
你在我这房后小“过道”子里那间空屋里等我。“过道”-院内便捷通道。
那贾瑞只“盼不到晚上”,-巴不到晚上。就恨时间过得太慢,不能很快就到了晚上;这里是很想到晚上。
“偏生”家里亲戚又来了,“偏生”-偏偏。这里是意外不凑巧,延误了事的意思。
等了半日,“人影儿没一个”。-根本就没见人,一个人也没有,远近都没见人一个人呀。
贾瑞便意定为凤姐,“不管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
贾蓉道:… …纸笔“现成”,- 有在这里。这里现在就有。
(110)失脚掉在“茅厕”里了。“茅厕”-厕所。“茅厕” 音si.
(111)王夫人道: … …救人一命也是你的“好处”。- 功德, 积德, 善举.
(112) 口称专治“冤业之症”。“冤业之症”-冤魂孽障罗致的病症;实是单相思病。“冤业” 应为“冤孽”。
(113)道士“混帐”,-坏蛋,恶劣,骂人的口语。
只见他先还拿着镜子照,“落下来”,-掉下来。
各处去“报丧”。-报死信,送死讯。
(114)一应土仪“盘缠”,-路费。
“不消”烦说,“不消”-不必,不须。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115)话说凤姐儿自贾琏送黛玉去扬州后,心中实在“无趣”,-心境空荡,聊无情趣。
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西去,归去,归位。
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只因婶娘与侄儿媳之间平日相处很好。
还有一件心事未了,“非告诉婶子”,-非告诉婶子不可。“不可” 两字口语省略了。
别人未必“中用”。-有用,有效,成用。余西方言“中用” 一词,承继北宋开封府口语。
(116)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好不明理哟。
“祖茔”虽四时祭祀, “祖茔”-祖坟。
家塾虽立。“家塾”-大户自办的私塾,仅供宗属内部及近亲密友子弟就学。
(117)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竟,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红楼梦中,还仅是秦氏规划。而余西镇上大户人家一向就是这样实施的,其习俗民风就象在描写余西古镇上的习俗!我余西任氏,只是寒儒,亦置有公共坟田,按房轮流纪祀共同祖先,清明扫墓十分庄重,族中人等,多数已出五服,仍相聚一堂,交流诗文,学业,技艺,话桑麻,谈生意,聊家常,讲述各地见闻;亲情维系,互相帮助,携手前进,光明正大做人,为国、为民出力,争先垂名青史;比当今的笔会、同学聚会,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强多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已被革除,可惜。
(118)凤姐听闻,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一时大脑一片空白。
(119)却说宝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孤栖”,-因思念亲人而自凄楚;不可理解为孤独栖居!宝玉息宿有大小丫头陪护,在家有众姐妹兄弟为伴, 有父母教诲,还有祖母疼爱,出门有小厮、朴役相随,上学有同学相伴;宝玉栖居不孤呀! 由此,足见宝玉对黛玉,其情感之深, 思念之苦! 真知音情圣也! 余西古镇方言此处“孤栖”用得妙。
如今梦中“听见说”-听到说。
只是“由他罢了”。- 依着他罢了,让他去罢了, 随他去罢了。
(120) 贾母见他要去, 因说: 才咽气的人, 那里不干净。“才咽气”-刚断气, 刚停止呼吸。从这里可看出,贾母平时极疼重孙媳妇, 关键时刻还是不能让宝贝孙子受一点委屈! 而宝玉对秦氏的情感,远胜于老祖宗对秦氏的关爱啊!
(121) 两边灯笼照如白昼, 乱烘烘人来人往, “ 乱烘烘”-忙乱而又嚷嚷。
“如今申腿去了”,- 说话的口吻与余西古镇相同。
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解冤屈洗罪孽的法事。“业” 应为“孽”。余西方言业、孽同音nie阳平,而北京音则不相同了。
对坛按七作好事。“七”-人死后,近期阶段性祭祀日。余西镇上白事习俗:每七日为一阶段,第一个七那天称头七,远途至亲密友,过了头七方离去;五“七”为正七,要大做法事;由死者女儿献六“七”祭祀;第七个“七”为断“七”。
(122)作了棺材,万年不坏…只见帮底皆厚八寸, “帮底”-棺材两边为帮,下面为底,上面为盖。一般殷实户,若有(底)四(帮)五(盖)六的棺材就够阔气的了。贾珍如此厚葬儿媳,已似王室规格了。
(123)贾珍感谢不尽,只说:待服满后,“服”-守丧礼期间,衣着、服饰、家中陈设、日常活动 ,皆有定则, 循习俗。
亲带小犬到府叩谢。“小犬”-父、母为儿子对尊贵客人谦称。
(124) 贾珍命贾蓉次日换了吉服领凭回来。“凭”-凭证。这里是通关节, 走权势者后门,买来的五品官等级证书。
(125)旋在两边起了鼓乐厅,“起了”-搭建起了。
可巧这日非正经日期,“正经”-在这里每逢“七” 才是正日。
里面不过几位近亲“堂客”,-余西方言对妻子的正式称谓,吴语都这么称,之前笔者亦介绍过。宋楚瑜回湖南故乡时,曾用乡音演讲:楚瑜携 “堂客”回来… 。亦有湘籍人士撰文, 堂客是湖南特有方言。笔者再次重复:明初,朝庭在全国推行金陵官话;由于历史上人口迁徙,熔合;而致各地方言部分相同, 相通, 相似。
贾珍忙笑道: 婶子自然知道, 如今孙子媳妇没了, “孙子”-在这里, 是听话人婶子的孙子, 而非讲话人贾珍的孙子。这儿,省略了一个“你”字。
(126) 从小儿大妹妹顽笑中就有了“杀伐决断”,- 果断决策, 立马重大决定。熙凤真乱世之巾帼英才, 治世之贪赃泼妇也!
(127)王夫人怕的是凤姐儿未经过丧事, “怕”-担心。
今见贾珍苦苦的说到“这步田地”,- 这地步, 这份上。
那凤姐素日最喜搅事… …巴不得遇见这事。“巴不得”-很希望,渴望, 心里很想。
(128) 只求别存心给我省钱, … …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存心”-故意, 有意。
宝玉早向贾珍手里接过对牌来, 强递与凤姐了。 “ 强递”-未等当事双方明白决定, 自作主张。在这里宝玉既是推荐人, 又是决策参与者, 他 “接过对牌来”, “ 强递与凤姐了” 的时机恰到好处!
不如我这里赶着收拾出一个院落来。“收拾”-打扫,整理,腾出。
(129) 有脸者不服钤束。“有脸者”-有面子的人。
无脸者不能上进。“ 无脸者”-没有面子的人。其实, 有脸设脸全凭主子的好恶,及下属素日溜须拍马的功夫如何!如今官场中,己革除了这种陋习。
http://wangkk963.bokee.com/viewdiary.22003731.html
凤姐协理抱厦在,游人如织话红楼。任侠家摄于徐达王府,(笔者认为,大观园主要参照徐达王府艺术升华而成)。
最后修改于 2013-12-26 01:10 阅读(?)评论(0)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