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系曹雪芹用金陵官话撰写,其地理背景以南京为核心(续四)。
2025-03-22 10:50:12
  • 0
  • 0
  • 0

上图,南京曹雪芹纪念馆,江苏南通州余西古镇任侠家摄影。

《红楼梦》系曹雪芹用金陵官话撰写,其地理背景以南京为核心(续四)。

分类:红楼梦研究 |

 标签: 金陵官话   纪念曹雪芹   红楼梦方言研究   余西古镇   红楼梦地理研究  2013-12-26 13:37阅读(?)评论(0)  

《红楼梦》系曹雪芹用金陵官话撰写,其地理背景以南京为核心(续四)。 

  《红楼梦》方言称谓民俗地理背景研究(续四)。  

 谨以此文纪念曹雪芹先生逝世250周年(续四)。   作者:任侠家、翟桂春。

谨摘录《红楼梦》第十八至第二十一回实例,就教于方家。

  第十八回, 林黛玉误剪香囊袋,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184) 见过贾母,知不曾“难为”着他,“难为”-这里的难为与(183) 不同, 有为难, 出难题的意思。 

 (185) 林黛玉听说… …赌气拿过来就“铰”。- 边剪, 边撕。  因此又自悔“莽撞”,- 未及仔细思考, 冒昧行事。  未见“皂白”。- 祥情, 实际情况。 

 (186) 要脑, 就“撂开手”。- 丢开手, 这里有别再来缠, 大家互相不理了的意思, 其实都是气话。  “宝玉道:… …我连这荷包奉还, 何如? 说着, 掷向他怀中便走。”- 宝玉这是故意说的气话, 但反应过度了! 当然会惹得黛玉“赌气上床,面向里倒下拭泪。”  禁不住宝玉上来好妹妹长好妹妹短赔不是。“好妹妹长好妹妹短”-其语气,氛围就是两个余西小青年在私下对话!  黛玉被宝玉缠不过,只得起来道:你的意思不叫我“安生”,-安静,安宁,平平安安生活。  

(187)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 ”-演员的服装、道具等。    宝钗便说: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妨碍别人工作,影响他人作业。  

(178)正等得“不讨烦”,-比心情烦燥、焦急,程度要轻。   于是贾母等暂且“自便”,-随意、自由活动。  

(179)皆系水晶玻璃各式“风灯”,-玻璃等透明、半透明物料围起来的避风灯。  (180)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多早晚”-何时, 什么时候。 

 (181)贾环从年内染疾未痊, 自有闲处“调养”,- 调理, 休养。  贾蔷忙张罗扮演起来。“张罗”-做好准备,开始投入工作。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182)正在房内顽的“没兴头”。-没兴致,提不起兴趣来。   宝玉见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地步,境地。    想那里自然“冷静”,-清静。  

(183)虽不标致,倒还“白净”,-面白无雀斑、黑志等斑斑点点。清代封建统治者的审美观念与现代不同,那时以不劳而获,养尊处优为荣;以不参加户外劳动,不经风雨日晒,面白为美。而现代却以劳动为荣,健康为美,面部肤色以白里透红为美,略透古铜色更美。不过,当代也有少数人仍持封建老观念,甚致大有变本加利之势,并且,还创造了一个新名词:美白!电视上一些美白模特,化装得比白种人还白!   些微亦有动人处,“些微”-稍微。  

(184)宝玉道:不好,“仔细花子拐了去。”-当心别给花子将人骗了去卖。“花子”-古代人贩子,用迷魂药将目标人迷住,偷偷绑架,出售,获利。

  (185) 袭人听了复又惊慌说道:“这还了得!”-比“这那行呢!” 程度上要严重得多;也就是说,这样万万不可以的呀! 可能闯大祸的呀! 奴才护主,真心实意;相爱情深,由此可见。  袭人道:你特为往这里来又换新衣服,他们就不问你往哪去的?“特为”-特地,专为此。

  (186) 花自芳道: 有我送去,骑马也不妨了。袭人道:“ 不妨不妨, ”为的是碰见人。- 这语境, 语气, 就是余西兄妹在对话呀! 听, 妹妹竟然象长辈对晚辈那样,抢白自家哥哥! 荣府的奴才, 在家也牛呀! 语曰: 宰相家奴七品官;在封建社会, 平常事啊! 

 (187) 须等我同二爷还到东府里混一混,才好过去的,不然人家就疑惑了。“混一混”-这里是说, 主仆二人要假装成未曾离开外出过, 故还到东府现场活动一阵子, 逛一逛, 做个样子, 使别人误以为这主仆二人一直在东府呢。“混一混”可是反侦探制造假现场的常用方式。

  (188) 宝玉笑说: 倒“难为你了”。- 麻烦你帮了我的忙, 谢谢你辛苦了。这是余西人当面答谢为己效劳者的常用口语。在“难为你了” 之前加一“倒” 字。这答谢之意就轻了,这儿,宝玉答谢的是奴才丫鬟之兄,脱口而出,程度上也是恰到好处。作者运用金陵官话(余西言镇方言),遣词造句,恰到好处!    

 (189)袭人道:叹什么?我知道你心里的“缘故”,-原因,缘由。宝王与袭人既是主仆又是朝夕相处的情人,宝玉一开口,袭人当然就可看穿其心意了。  宝玉笑道:你说的话,怎么叫我答言呢。“答言”-当面口语回答其下言。  

(190)袭人道:我今儿听见我妈和哥哥“商议”,-商量,商谈。  教我再讨烦一年,“教我”-嘱我,吩咐我,比令我程度要轻。   也有个“定例”,-先例,成例,惯例,约定俗成的行规。  怎么是个“了局”?-结局,结果。 

 (191)先服侍了史大姑娘几年,“服侍”-下人为主子,晚辈为长辈,成人为儿童,下属为领导,健康人为病人(多为亲属丶密友间及健康仗义志愿者),生活起居服务,效劳。      如今无故平空留下我,“平空”-没有任何理由,只凭个人意愿行事。这儿,袭人真会说理,其实并非平空,一个“情”字早将两人拴在一起了。   临了剩我一个孤鬼儿。“临了”-末了,最后。  

(192)再不要说起赎我的“念头”!-初始想法,思绪。  他二人又是那般“景况”,-情景,表现。 “越发石头落了地”,-悬着的心更加定了。  

(193)更有几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疾病,天生非正常言行,亚健康状态。   但今日你安心留我不在“这上头”。-这里,这上面 ,这方面。  

(194)也教老爷少生些气,在人前也好“说嘴”。-吹,吹牛(并非说假话,夸张是有的),说法,专挑威风的事讲给人听,自我吹嘘,自己对外报喜不报忧。       只从有了你,不承望你不喜读书,己经他心里又气又愧了。“不承望”-不料,未料到,未希望。   且背前背后乱说那些混话,“背前背后”-人前人后不分场合。   那原是小时候不知天高地厚,信口胡说,“小时候”-幼时,儿童时期。    袭人道:“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宝玉恋(女儿之)物癖非常严重。“毛病”这儿是指不良习气,非正常言行。  

(195)次后“捱不住”,-坚持不住,熬不下去。下人若得了小病,初起时,总是自己硬捱,要待“涯不住” 时,只能“和衣躺在炕上。”恰好遇到相好的主子宝玉,“忙回了贾母,传医诊视”。-俗话说,小病不补(医)大病吃苦!     吃一两剂药疏散疏散就好了。-“疏散疏散”-偶感风寒之疾, 服中药发表, 余西口语叫做“疏散疏散”。 

 (196) 今儿还没有歇过来, 浑身酸疼。“浑身”-全身, 周身。  宝玉说: 我也“歪着”。黛玉道: 你就“歪着”。- 斜躺,一般和衣斜躺。  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 “真真”-句中若去了“真真”二字, 句子仍是完整的, 加了“真真” 二字, 用于修饰全句,加重语气。     吹到舅舅耳朵里,又该大家不干净“惹气”。-引得生气,惹得生气。 

 (197) 今儿我可“不饶你了”。-不饶过你了,不饶放你了,不放过你了。就是说要给你一点厉害了,要给一点颜色你看看了。  伸手向黛玉“膈肢窝”-腋下,腋窝。  

(198)宝玉见问,一时“解不来”,-不理解,委悟不过来,未解其意。      宝玉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鬼话”,-没话找话,硬找些陈旧没用的话。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 仍是为了一个“情”字, 在套近乎呀!  

(199)果品有五种:…五“香芋”-南通特产,余西普遍种植,余西区东社镇香芋大户顾胜和领导商业种植,大量出口。   口齿伶利,机谋深远。“机谋”-计谋,谋略。  (200)眼面前的倒想不起来了。“眼面前”-这是余西习惯口语。  你一般也遇见“对头了”- 冤家了。语曰:不是冤家不聚头, 看是恶语, 实是反说, 他们心心相印着呢!   可知“一报还一报”。- 这也是余西习惯口语。“报”-报复之意。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王俏语谑娇音。  

(201)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 好不好”-不管好不好,随便,随意,任意。    你老人家担待他们一点子就完了。“担待”-包涵。  

(202)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滚热的”-“滚”用来修饰“热”,热到什么程度呢,至少烫嘴吧。   “强如”受那娼妇蹄子的气!“强如”-譬如。  上在他帐上。“上”-记,算,放,登。  

(203)唯独麝月一个人在外间屋里灯下“抹骨牌”。-玩麻将牌,叉麻将牌。  

(204)说这些淡话作什么!“淡话”-话。上海人称:闲话。   不过偶然去那里“一趟”,-一次,一回。    见你一脑,我一炮燥就脱了。“炮燥”-这里是因心急而生热。若心静自然就清凉了。余西方言还说人脾气炮燥,是说人脾气急,易发火。  庚辰侧批:一语仍归儿女本传,“仍归”-仍然,仍旧。  

(205)史湘云母语是一种吴方言。  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一些江浙沪吴方言区的人发“二” 字音有困难,例如:“二百二十二”读作两百念腻;嫁于弄潮“儿”,读作嫁于弄潮“倪”。 余西镇上有外来媳妇,娘家在二甲镇东面的二桥,她嫁来余西已数十年,这个“二” 字怎么也读不准,总是读成近似“爱”、“厄” 的音,她娘家那边的人亦将“二”发作近似“爱”、“厄”音;她(他)们并非沙里人,而是江北人,略带夹沙江而己;若是沙里人,干脆将“二”读成“腻”,将“二哥哥”称做“腻哥”;江浙沪多数吴方言区人亦将“二哥哥”称做“腻哥”!而从二轿再向东,到四甲坝直至黄海边的吕泗,南通东乡人发“二”字口音又正常了。   

(206)湘云道:… …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不犯着”-要不着,不必,不用,不需,没必要。“打趣”-挑别人的短取笑。  湘云笑道:… …那才现在我眼里! “现”-现世报应,现世报。  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207)都戏弄我不成!“戏弄”-捉弄,取笑。  他焉敢“说你”。-这里,黛玉认为湘云是在“戏弄我”, 而宝玉将湘云取笑回敬黛玉,淡化为“说你”。宝玉的排解得体!  (208)便披衣靸鞋往黛玉房中来,“靸鞋”-拖着鞋子,前脚掌伸到鞋头内,脚后跟在鞋上面;亦作拖鞋靸履。   睡觉还是“不老实”。-这儿指睡品不好。   “这早晚”就跑过来作什么?“这早晚”-这时候。  

(209)湘云洗了面,翠缕便拿残水要泼,宝玉道:站着,我趁势洗了就完了,省得又过去费事。 “省得”-免得。“费事”-麻烦。  说着便走过来,弯腰洗了两把。紫娟递过香皂去,宝玉道:这盆里的就不少,不用搓了。再洗了两把,便要“手巾”。-毛巾。翠缕道:还是这个“毛病”儿,“多早晚”才改。“毛病”-怪癖。从这里,我们可明显看出,宝玉有恋物癖啊!“多早晚”-什么时候。别房的小丫头都在说宝玉,可见其恋(女人的)物癖已很严重,要改也很难,很难;例194已介绍过。

  (300)必定是“外头”去弄丢了,“外头”-外面。   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听不进别人的话,喻为耳旁风。   

(301)我那里知通你们的“原故”。-原因,缘故。   我摸不着是为什么,“摸不着”-搞不请,弄不明白。   一个大些儿的生得十分“水秀”,-水灵,嫩相。

  (302)袭人冷笑道:… …叫别人笑。“叫”-让,给。   横竖那边腻了过来,“横竖”-反正。   袭人忙的拾了簪子,说道:大清早起,这是何苦来!“大清早起”-清晨。“大清早起” 总要吉祥,图个顺预,这一天就吉利。

  (303)轮流斟酌诊脉下药,“斟酌-仔细考虑:得失利弊,取舍修正。  今年方“二十来往”年纪,“二十来往”-二十岁左右。    生得有几分“人才”,-姿色,相貌。(可不是肚才,知识,技能,德行呀!)    因这个媳妇美貌异常,轻浮无比,“轻浮”-比淫荡程度轻,比不稳重程度严重。 

 (304)十二日后送了“娘娘”。-痘神娘娘。清早期尚无牛痘,种痘用痘童,且未普及,天花的死亡率很高,在求医同时,亦求神保佑。古代帝皇立太子,在其他条件相似时,出过痘的皇子往往首先考虑,因为得过天花后,终身免疫,可免在位中途夭折;所以皇帝多麻子。 

 (305)急的贾琏弯着腰恨道:死促狭的小淫妇!“死促狭”-作弄人,给人下套。“死促狭” 余西方言读:死促 ka(阴平)。   把这醋罐打个稀烂, 他才“认得我” 呢。 -知道我的利害。

 原作于2008年1月19日至2月2日发表于雅虎,後搬家至网易。参考资料:http://jiangsurenxiajia.blog.163.com/blog/static/103668345200981764327464/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