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原阻击战有多惨烈?9000人参战,700人生还,歼敌数量让人意外
2023-12-07 19:07:57
  • 0
  • 0
  • 0

铁原阻击战有多惨烈?9000人参战,700人生还,歼敌数量让人意外

二公子睚眦2023-12-06 19:15贵州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上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半岛,立足未稳的新成立的共和国经受着一次突然来袭的大规模侵略战争——朝鲜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解放军数量有限的第63军以生死相搏的意志牢牢守护住被誉为“铁在烧”的铁原防线,创造了惊人的战斗事迹。

面对孤立无援的困境,中国军人意志坚定、毫不退缩,他们用热血和生命筑起了朝鲜战争中最为坚固的铁原防线,整整14个昼夜不让敌方一兵一卒踏进我方领土。

这就是发生在第四次战役后期的铁原阻击战。当时,为防止东北亚局势恶化,第二次入朝参战的美军第八集团军赫然大举进攻朝鲜正面领土。

作为正面防御主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受领了任务,但此前负责这一区域防守的友邻部队已经先撤离了。

形势紧急,敌众我寡,留给第63军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天。为了维护祖国利益和尊严,第63军的全体将士决定背水一战,即使敌众我寡,也要坚决坚守好铁原防线。

得到增援后,63军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敌军指挥官麦克阿瑟的儿子,同时也是美陆军第十军军长沃克的助手的乔治·马修·麦克维尔少校,率领着70多架飞机和大量炮火,对铁原进行疯狂轰炸。

一千多发炸弹倾泻而下,整个朝鲜战争中最为猛烈的空袭开始了。然而,63军的将士们并没有因此退缩,他们冒着敌军的枪林弹雨,奋勇抵挡。

部下们英勇抵抗,突击队员们组成敢死队,带着满腔仇恨,向敌军发起反冲锋。面对如此激烈的战斗,胜利的曙光似乎逐渐显现出来,整个战役成为了中韩军队全面反击作战的关键一环。

63军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这个胜利的背后是无数烈士的牺牲,同样值得我们铭记的,还有那惨烈的战局与强烈的钢铁意志,正是这样的精神,使他们用意志力和勇气谱写的英雄诗篇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临危受命,坚守15天!

倘若有人询问我们,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期间,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构成了严重困扰和威胁的美国将军究竟是谁时,我深信不会有人答错麦克阿瑟的名字。

然而,对于熟知这场战争历史的人们而言,他们对此问题的回答却是一致且明确的——那便是李奇微少将。

当李奇微少将接掌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要职之后,他立即得出此前作战失败的深刻教训,并且通过数次规模较小的实战行动来尝试探寻我军的弱点。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总结,李奇微少将最终揭示了志愿军一频繁出现的重大规律。那就是每当志愿军进行的进攻行动,常常只能够维持约为一周左右的时间。

最起初的时候,关于为何志愿军会显现出这种独特模式,李奇微少将对此感到困惑不解。

但是经过反复的验证和实验,他终于得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缺乏航空实力和后勤补给资源极度匮乏的条件之下,志愿军所携带的粮食和物资仅仅足以支撑部队连续作战7日。

一旦期限超出,志愿军便会陷入缺水、缺粮乃至供应不足的困境之中,不得不延缓或终止他们的进攻步伐。李奇微少将将这一现象生动地称之为“礼拜式攻势”。

当这个秘密被揭露出来以后,我军片刻之间如同陷入了无尽的噩梦之中。在第五次战斗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突破重重困难再次打回了汉城,然而此时此刻的李奇微却正潜心策划着一个惊人的计划。

李奇微的计划安排是让一部分美军正面顽强抵抗,尽可能消磨掉志愿军的锐气,然后悄然派遣一支部队迂回到志愿军的背后展开突袭,最后在正面战场同时进行猛烈的反击,力图一举歼灭部署于朝鲜的全体志愿军主力。

引发李奇微酝酿如此庞大计划的根本原因便是由之前提到的“礼拜式攻势”所引发的。他细心推算志愿军发起全面进攻的日期后,精准无误地确定反击的时机。

首先,他命令所有的美军轰炸机全力出击,充分发挥美军拥有制空权的优势,对志愿军后方的供应通道实施无差别轰炸,竭尽全力削弱前线志愿军的补给储备;其次,他早已派遣的的绕后部队会在“礼拜攻势”即将结束之际,提前抵达预定区域,切断志愿军的撤离路径;最后,正面战场的联军全面展开反击,打击失去补给支援的志愿军,以此实现大规模围剿战的终极目标。

遗憾的是,由于志愿军未能察觉李奇微已经掌握了我军进攻规律的现实状况,因此对其防范措施略显薄弱。

直至彭德怀元帅觉察到前沿形势的异常变化之时,美军的连番打击已然来临,大量志愿军士兵陷入了美军精心编制的重重包围之中。

尽管我军将士凭借着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仍在艰难困苦中成功脱离美军的包围圈,然而这依然无法逆转战场上的颓败态势。

美军的反攻已迫近三八线,其中中路的战况尤为复杂严峻。联军逐渐逼近铁原地区,而附近竟然没有任何一支志愿军主力可以用来增援此地。

当然,铁原地区的战略意义非同寻常,一旦失陷,志愿军倾力打造的防御阵线将会被敌军撕裂一条裂缝,后果将难以想象。

在紧急关头,彭德怀元帅亲自向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同志发出急电,请求杨得志司令员迅速派遣部队前往铁原驻扎布防,无论面临怎样的艰辛挑战,都需阻挡联合国军15至20天,以便使得其他友邻部队有充足的时间重新构筑防线。

用生命构筑通向未来的防线

当接听到来自彭德怀司令员的电话之际,杨得志将军的表情显得极其忧虑,这是因为此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已经接近无粮可食的边缘境地。

尽管在宝贵的士兵与弹药极度短缺的条件之下,杨得志麾下还保存相对完整的部队架构,其中能够承担重任的唯有63军,然而该部队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63军缺乏师级别的炮兵团,整个军团仅有一个军属炮兵团,并且所拥有的炮弹也十分有限。

不仅如此,参战士兵人数亦未达编制要求,三个师各自仅约七千余人,甚至还有不到九千人的情况。

在弹药物资严重短缺且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依靠极小的优势抵御强大的美军长达15至20日,无疑是极其艰难的挑战。

更为关键的是,为了能够制止美军的深入推进,志愿军必须部署在第二线防御,这也意味着包括63军在内的一线坚守部队无法得到任何增援,面临的是死守的艰巨使命。

即便是冒着极大的人员伤亡风险,美军也不得再进一步推进,彭德怀司令员下达了一项死令:即使63军仅剩下一名士兵,也必须为其坚守防线15至20日提供保障!

接受任务之后,63军向来一如既往地坚定回应“保证完成任务”!彭德怀司令员亲点189师师长安石头(外号)的蔡长元将军,负责此次坚决 disagreement 战场的正面防守战斗职责。

受命于此的蔡长元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考虑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调动手中仅存的兵力,以尽可能地拖缓美军的攻击节奏。

通常在防守战中,我军惯常采取集中兵力建立多层防御阵地的策略,确保敌军每前进一步付出沉重的代价,逐渐消耗敌军进攻锐气,从而达到坚守的最终目标。

但在美军面前,这种战术并未能取得理想的成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美军与我军之前的对手——日本军队及国民党军队存在显著差异。

美军财大气粗、资源丰富,堪称暴发户,战斗中毫不在意消耗弹药物资。

在与志愿军交战过程中,美军似是炮弹和炸弹的狂欢,如同免费赠送般投掷到志愿军阵地上,更何况是诸如63军这样临时匆忙搭建的简易工事,更难以抵挡美军炮火的猛烈轰击。

依据蔡长元的估计,若按常规战法进行部署,189师能否成功抵御三天的攻势都是未知之数。

这绝非对志愿军战士们英勇战斗精神和顽强斗志的质疑,而恰恰反映出当前中外军事力量的巨大差距。

若论今日志愿军与美军之间的战役,其实质就是一场极不对等的较量,因此这次阻击战的困难程度堪比蚂蚁搬山,究其原因,便是前文中已提及的后勤补给匮乏。

在极端不利的局面下,蔡长元仍然想出一个被官兵称之为“出乎意料”的策略。该策略之所以称为“出乎意料”,正是因为蔡长元的建议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歪门邪道”。

他提出的方案是将整个师团彻底分散,以连队、排为单位,设立大大小小上百个随机布置的小型防御阵地。

蔡长元巧妙地洞察美军所遵循的教科书式进攻模式,当发现美军侧翼受到威胁时,必定会先解决隐患而后再行进。

蔡长元将部队化整为零,使得美军每次攻击时只能消灭有限的志愿军部队。

即使美军发现志愿军小部队在侧翼顽强抵抗,它们仍会严格遵守程序清除障碍后再度发起全力进攻,这就为蔡长元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进行休整。

然而,之所以称之为“歪门邪道”,乃是因为利用这些手段延缓美军推进速度的小阵地,其占领的志愿军士兵生存率几乎为零。

绝地下的反攻,炮震三军!

毫无疑问,蔡长元所制定的战略战术本质上是在拿战士们的鲜血乃至生命去换取宝贵的时间。

这个充满残酷的举措在当时的战场环境中,却是不可避免且义无反顾的抉择。

若依旧遵循过往的传统作战方式,解放军将难以满足彭德怀所设定的期限,并且麾下的士兵亦会遭受严重的伤亡。

在界定了决策之后,第 189 师于心中怀着坚定的信念,带着无所畏惧的心态踏进了自己负责防守的区域。

#优质作者榜#

如预期中的那样,蔡长元的战术策略产生了显著的效果,美军不愿冒着暴露自己侧面和后方的风险,遭受到志愿军的攻击,因此每当发现小规模的志愿军阻截部队,他们便立即全军停滞行进步伐,直到确认威胁消除后再次踏上征程。

基于以上情形,第 189 师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利用“飞蛾扑火”的打击方式,首次成功抵挡住敌军长达三个白天加黑夜的进攻。

当获悉前方第 189 师因抗击敌军而伤亡惨重的消息后,63 军将领傅崇碧派遣了最后的预备队--第 188 师增援,然而在此之前,第 189 师仍需坚守阵地。

此时,志愿军在战场周边的大小大量阻击点已经全部落入敌手,面对如此困境,蔡长元率领剩下的 4000 多名勇士坚守最后的高地--种子山,在此近乎断粮的情况下,再次顽强抗击美军达整整一天之久,最终迎来了给养部队第 188 师的到达,随后第 188 师接过防守阵地的任务,蔡长元部暂时转入休整状态。

可惜的是,在撤退途中,蔡长元的军队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暴风雨袭击,这场大雨毁坏了驻扎的反斜面隐蔽点,致使许多士兵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同时,许多武器装备也被风暴卷走,直至朝鲜战争结束后,蔡长元回忆此事时依然感到十分悲痛,他深知兄弟们已经成功抵御了美军的进攻,却因一场意外的灾难失去了生命。

尽管第 188 师是一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但在与美军比较悬殊的火力差距面前,抵抗的过程却异常艰辛。

我军没有其他较好的应对策略,只能全力以赴进行抵挡,傅崇碧将军和所有 63 军的将士都明白,不能有任何的退缩或犹豫,为了保护自己战友的安全,他们必须奋起抵抗。

战斗持续至6月10日,此刻的63军团已接近极限,大部分部队都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唯一可以食用的肉类便是马肉。

即使如此,由于担心遭到美军空袭,大多数士兵甚至等不及肉烹饪完成就必须匆忙进食,防止随时可能降临的炮弹。

经过艰难的决定,傅崇碧将军决定亮出最后的王牌—炮兵团。从整个阻击战期间来看,傅崇碧始终未曾让炮兵团参与战斗,一方面是因为志愿军的炮兵部队与敌人相比实力悬殊巨大,轻易暴露火力将极易被敌方采取有效的反击行动,导致我方原本并不富裕的装备资源遭受重大损失;另一方面也是由于 63 军资源极度匮乏,仅存的这部分炮弹对于改善战场态势的帮助相对有限。

然而坚持了整整十天之后,傅崇碧决定动用所有的炮弹,对敌军发起反击,使其闻风丧胆!

6月10日深夜,随着无数炮火的齐声怒吼,作为63军中现有编制最为完备、人员损失最小的第 187 师开始向联合国军发起猛烈的反击行动。

联合国军过去十几天里从未在战场上感受到如此强度的炮火攻势,眼下志愿军还以全师之力发动全线推进,直指美方指挥部,在这种威胁之下,美军顿时陷入混乱,误认为志愿军已完成休整并得到后续部队的支援,开始全面撤离战场。

傅崇碧所指挥的绝地炮击行动,表现出预料之外的出色效果,使美军陷入混乱的溃退之中,并在面临突如其来的反击压力下不得不撤退,而这一撤离之后,他们再也未能获得再次发起攻击的指令。

与此同时,在接获相关指令后的数天时间内,第63军的各个部队亦分批次逐步撤离了战斗岗位。

在此次战役中,由于直面美军强大攻势,第63军遭受的人员损失超过了总数的一半,其中直接参与抵挡美军进攻的第189师及第188师成员中,最终仅有区区七百余人幸存下来。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坚守住了最后的防线,使李奇微深刻认识到,要想在朝鲜战争中取得任何形式的决定性胜利已经变得遥不可及。

举报/反馈

大家都在搜

铁原阻击战歼敌多少铁原阻击战兵力对比铁原阻击战最后炮击铁原阻击战双方伤亡铁原阻击战真相揭秘真实的铁原阻击战

评论 1

发表

紅學研究

然后悄然派遣一支部队迂回到志愿军的背后展开突袭,----李奇微稳健平推向前,范弗里特学习我军穿插包围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