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秀才郭均楷书《重修咸阳县城碑记》赏析
文化小易2024-06-25 16:45福建
郭均,字炳南,陕西韩城少梁(今韩城芝川)人,清朝道光年间秀才,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品有《咸阳碑》、《朱子家训》《重修咸阳县城碑记》等。曾经为了苦练书法,三年不下楼。因其勤勉成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其楷书造诣极高。据说韩城清水村一富户请他写 506 字的《朱子家训》,花白银 500 两,“一字一银”的故事流传开来。足见其书法在当时影响之大。
《重修咸阳县城碑记》原碑石
为纪念咸阳县城重修,郭均受邀书写了碑文《重修咸阳县城碑记》,碑高约254厘米、宽90厘米。目前,此碑收藏在咸阳市博物馆内。《重修咸阳县城碑记》早期碑拓现藏于日本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此碑以柳体楷书为基并融合欧楷,笔法、结构都堪称绝妙,既有欧楷的法度森严、遒劲挺拔,又兼有柳楷秀美挺拔、硬朗端庄的骨力。笔法方圆兼施,刚柔并济,顿挫有力,使转自然;结体张合有度,平整匀称,遒丽秀美,硬朗清俊,劲挺雄健,堪称楷书之佳品。
清郭均楷书《重修咸阳县城碑记》高清分页碑拓如下,请欣赏,后附释文。

























释文:
《重修咸阳县城碑记》咸阳去京兆五十里,东达京畿,西通巴塞,羽檄辇输,昼夜交驰,无不取道于此,则咸为西北首冲,而咸之城固秦中一大保障也。
乾隆十四年,前臧令尹重修后,越八十余载矣。吴蔗芗刺史宰斯邑时,议捐修,工未及半,值调任,事遂寝。道光八年冬,予承乏兹土,询悉由来,踌躇者久之。年不屡丰,未忍以土木扰。去岁雨电时若,百谷顺成,爰集邑绅商议,举期未浃,旬输钱三万六千九百余缗。予甚喜,急公好义,吾邑不乏其人也。因亟择诚谨介洁者董其事,陶司番瓿,工选木石,一时筑砌并举,或全建新垒,或增修旧垣。又于城之东南二隅,分建奎楼,以补文星。工成之日,登陴四眺,河水环流,雉堞整齐,楼台耸固,洵金汤之形胜也欤!是役也,十二年闰九月肇工,十三年九月竣事。
予捐廉为脸,固司牧者分内事,所赖诸君子慷慨不惜财,督率不辞瘁,以相与有成焉。今国家承平日久,家欲户晓,士庶沐浴皇仁,晓然大义,未敢以一方之保障上费帑金,此意可嘉,此风近古也!是为记。其在事捐赀出力姓氏及度支条目,皆载于碑阴,俾循名核实,有所稽考云。
道光癸已初冬,知咸阳县事榕城陈尧书撰文,龙门郭均书丹,督工孝廉方正南应选篆额,教谕庆阳李芳,训导榆林刘济,县丞山阴陆世烈,曲史广东肃乃陵,城守营靖远刘凤彩,督工绅士,武举吴清玺,监生魏来贤,庠生冯杰,富平仇文法刻。
红包分享
钱包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