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南京曹雪芹纪念馆,江苏南通州余西古镇任侠家摄影。
《红楼梦》系曹雪芹用金陵官话撰写,其地理背景以南京为核心(续)。
(2013-11-18 12:40:55)
转载▼
标签:
红楼梦研究
红学研究
红楼梦方言称谓
红楼梦民俗研究
红楼梦地理背景
分类: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系曹雪芹用金陵官话撰写,其地理背景以南京为核心(续)。
(《红楼梦》方言称谓民俗地理背景研究续。)
谨以此文纪念曹雪芹先生逝世250周年(续)。
作者:任侠家、翟桂春。
关键词:纪念曹雪芹, 金陵官话,《红楼梦》民俗,余西方言,红楼梦地理背景,
今谨摘录《红楼梦》第六至第九回实例,就教于方家,请补充,纠正,批评,赐教!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22)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撞见”-遇见,是无意中偶然遇到看见了。
(23)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瓜葛”-牵连,联带关系不甚紧密的意思。
(24)狗儿亦生一子,小名板儿,又生一女,唤青儿。“狗儿”、“板儿”、“青儿”。余西古镇人名多带“儿”,其他名词也往往“儿”化。例如,猫唤猫儿,鹅唤鹅儿,鸟唤鸟儿,雀唤雀儿;舞台上的角色唤做角儿,成天爱玩的人唤做戏角儿,老头唤做老头儿,骂人也常骂做婊子儿;筷子称为筷儿,拖把称为把儿,绳扣子称为绳扣儿,虾称虾儿,酒盅称酒盅儿,水珠称水珠儿,蝴蝶称蝴蝶儿,金耳环称金圈儿,包子称包儿,米粉圆子称团儿,肉丁称肉丁儿,兔子灯称兔儿灯,爱出风头的人称人丁儿,画一个圈子称作画一个圈圈儿… …等等。
(25)遂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帮趁着”-帮助,辅助,协助,与被帮助主体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努力的意思。“帮趁着” 中的“趁”字,笔者认为应为“衬”字。不知是原作笔误,还是传抄有误,或是排板校对有误?在此,提请再版专家们注意:应以“衬”字取代“趁” 字。
(26)乃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多嘴”-多话,讲不爱听的话,插多余的话,余西方言称为“多嘴”。
(27)咱们村庄人哪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老老诚诚”-老实,诚实,诚恳,老老诚诚是中华民族美德!余西镇上居民听到这句话,感到很亲切,这是邻居老太在话家常呀!但是,我们在为女儿找对象时,切莫找“老老诚诚”的女婿,“老老诚诚”的人要受苦,吃亏呀!
(28)没了钱就瞎生气。… …你老只会坑头儿上混说,难道叫我打劫偷去不成?“瞎生气”-乱生气,没有目的生闷气,这样的生气真是梁山军师-无用。“混说”-在程度上比瞎说稍轻一些,还没到胡说的地步!“混”-读(hun第三声)。
(29)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 …没的去打嘴现世。“寒毛”-汗毛;余西口语中,“汗毛” 读作“寒毛”; “可汗”读作“克寒”。“现世”-现世报应,现世报,现世,丢人现眼。
(30)何不你老人家明日就走一趟,先试试风头再说。… … 他家人又不认得我。“试试风头”-探探口气,探探消息,打探信息。“不认得我”-不认识我。
(31)只是许多时不走动。“走动”-来往。
(32)周瑞家的命顾的小丫头倒上茶来吃着。“周瑞家的”-周瑞家的老婆,周瑞家的娘子,周瑞家的媳妇,省略成周瑞家的。余西人习惯上对妇人,以她丈夫名附加后缀来称呼她。而妇人本人也认可这样称谓。例如:我是周瑞家的,你老不记得啦。“吃着”-喝着。
(33)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 …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 …刘姥姥道:阿弥陀佛! 全仗嫂子方便了。说着,只见小丫头回来说:老太太屋里已摆完了饭了,二奶奶在太太屋里呢。 刘姥姥此时唯点头咂嘴念佛而已。“诚心诚意”, “拿我当个人”,“投奔”, “阿弥陀佛”! “唯点头咂嘴念佛而已”。在这里,说话的用词、语气、习惯,话生生两位余西老妇人在对话呢!“拿”-将。“二奶奶”-二夫人。
(34)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 他死也不肯。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突突的。凤姐乃道:… …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死也不肯”-怎么着也不同意,比拒绝在程度上稍轻;农村小孩在大场面,见到生人的神态跃然纸上!“心里突突的”-心里突突的跳。“改日”-过後,今後有便哪一天;这是余西人常用的客套词语。例如:我今日杂务缠身,“改日”登门拜访。你“改日”再来吃陈年雨水佩兰茶。
第七回,送官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35)金钏儿… …见周瑞家的来了便知有话回,因向内“努嘴儿。” … …只见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等语。 … … 伏在小坑桌上正在描花样子呢。“努嘴儿”-身子不动,头颈不转,手不指,只是嘴唇歪向一侧,向对面的人示意。“长篇大套”-长篇大论,长时间说话不住。“花样子”-绣花的底图样。
(36)宝钗听了便笑道:… …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 …盛在旧瓷坛内。“不中用的”-没有用的,不成用的。这是余西方言承继中原方言很明显的痕迹!“海上方”-民间偏方,验方。“盛”-放入,装入,贮存,贮藏。
(37)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巧死人的事儿!“真巧死人”-太凑巧了,非常非常凑巧,这巧合的几率很小很小!
(38)见李纨在坑上歪着睡觉呢,… …周瑞家的会意,慌的蹑手蹑足往东边房里,… …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歪着”-斜躺着。“蹑手蹑足”-非常小心地轻手轻足走路不发出一点声息。“大铜盆”-大铜质洗脸(脚)盆。现在都用铁皮塘瓷洗脸盆了,而余西中丶老年人仍称之为“铜盆”。
(39)所以我来和你老人家商议商议。 “商议商议”-商量商量。
(40)宝玉听了,便和丫头说:… …也着了些凉。 “着了些凉”-受了些凉。
(41)我们那里坐去,省得闹你们。“闹”-打扰。
(42)凤姐道:… …还了得呢。“还了得呢。”-意思是说,焦大仅是一个奴才,不听使唤,不服从领导调度晚上加班,反而骂领导,目无法纪,违反规章制度,这样纵容下去,怎么得了呢。将他惯坏了,容养大了,不服从主子了,没法指挥他了,“还了得呢”。其实,焦大可是老职工,早先有功劳,有恩于贾氏呀!若没有祖宗领着焦大们创下的基业,哪有你们这群兔崽子坐享富贵呀!
(43)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没得”-没有。
(44)贾蓉忍不得,便骂了他两句,使人捆起来,等明日酒醒了问他还寻死不寻死了!“寻死不寻死”-找死不找死。并非自杀的意思,而是说下级得罪了领导,若继续下去,领导会置其于死地,这不能怨领导呀,是下属自己要“寻死”!
(45) 那焦大反大叫起来,赶着贾蓉叫:… …就是你爹、你爷爷, 也不敢和焦大挺腰杆子呢! “爹”-父亲。“爷爷”-祖父。这里,余西方言对父亲,祖父的称谓与中原相同,整个通州东乡,操静海方言的居民都用相同称谓。余西西边,金余镇往西直到通州城(今南通市区),对父亲与祖父的称谓与余西刚好相反,称祖父为爹爹,称父亲为爷爷,南通城区称父亲为父。
(46) 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越发”-更加。“偷狗戏鸡”-寻花问柳,嫖女人。“爬灰的爬灰。”-公公与儿媳妇通奸称之为“爬灰”。 “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嫂嫂与丈夫的弟弟通奸。
(47)不说不听见,反倒细问! “不说不听见”-不是装着没听见,不但不假装未听见。在这里,焦大说的都是事实呀!是贾府的丑闻!怎么也洗刷不掉的,只能装着没听见!奴才们反诬焦大酒醉说出没天日的话来,众奴才听了唬的魂飞魄散;了解上级领导真相,吓什么呀!奴才必竟护主,便把说了真话的焦大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奴才够狠的,堵上了嘴,自然不能直言了!荣府年青漂亮能干的管家婆凤姐,诬说焦大是没王法的东西,留在这里岂不是祸害? 笔者要问: 到底谁没王法?!
(48)等我回去回了太太,仔细捶你不棰你!“捶你不棰你!”-打你不打你,揍你不揍你!当然是吓唬吓唬宝玉的,也不能让自己内部人了解事实真相呀!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49)却说宝玉… …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 …唠叨半日,方才走开。 都称赞的了不得。 “缠绕”-纠缠,脱不了身。“唠叨”-罗嗦(寒喧)。“了不得”-神乎其神。在这里,几个小干事对小主子溜须,拍马的神态跃然纸上。一个十三丶四岁的半大孩子,真有多好的字法吗? (50)薛姨妈叹道:他是没笼头的马。… …宝玉掀帘一跨步进去, 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
“他是没笼头的马,”-一匹马没辔头给拴住,还管得往吗!余西方言,用之比喻人,再生动不过了!“作针线”-做针线活,做女红。
(51)宝钗含笑答道… …倒多谢“记挂”着, 一面看宝玉头上… …,项上挂着“长命锁” 。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尝鉴”。“记挂”-挂念,思念。 “长命锁”-余西古镇风俗,小孩项上挂着垂在前胸的银锁片,亦有金、玉的,一般上面镌有长命富贵四字,称作长命富贵锁,简称长命锁。即使所镌别的字。习惯上仍称之为长命锁。笔者幼时所挂为银质长命富贵锁。“尝鉴”-欣尝,尝玩,把玩, 余西方言中“尝鉴” 还未到达“鉴尝”的程度,可别混淆了!
(52) 宝玉笑道:什么药这么香得好闻? 姐姐,给我一丸尝尝。宝钗笑道:又混闹了,一个药也是混吃的?“又混闹”-比又胡闹的程度轻,比又瞎闹程度稍轻些。“混”-余西古镇方言读音hun第三声,新华字典中,可没有第三声的混字的。这次宝玉“又” 混闹了。可见他平时就混闹的。“混吃”-随便吃,比瞎吃程度稍轻,比胡乱吃程度更轻。
(53)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巧茶果来留他们吃茶。宝玉因夸前日在东府里珍大嫂子好鹅掌鸭信。薛姨妈听了忙也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细巧”-精细,精巧。“吃茶”-喝茶兼吃茶果。 “糟的”-用酒糟腌制的食品,这里是糟鹅掌,糟鸭舌。
(54) 薛姨妈笑道:“老货”,你只放心,……也“吃杯搪搪雪气”……只得和众人且去“吃些酒水”。“老货”-比老东西轻漫贬意程度轻。“吃杯搪搪雪气”-“搪”-搪衬,打底,这里是说饮杯酒挡挡雪气,饮酒御寒。“吃些酒水”-饮些酒,这里的酒水一般是指自家酿造的米酒-水酒,不指那种蒸溜而成的高浓度烧酒。
(55)宝玉听这话,知道黛玉借此“奚落”他,……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他……他们记挂着你倒不好?“奚落” –比讽刺程度稍轻,旁敲侧击影射,诉落,略有挖苦之意。“睬他”-理他,搭理他。“记挂”-挂念,想念。
(56)宝玉只得曲意央告:好妈妈,我再吃两钟就不吃了。……宝玉听了此话,便心中大不自在,慢慢的放下酒杯,垂了头。“再吃两钟就不吃了”-再饮两小杯就不饮了。“不自在”-不如意,不悏意,心情不爽。
(57)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犯不着助他,我也犯不着劝他。“犯不着”-不必,不需劳神费力。
(58)薛姨妈一面又说:……来了这里没好的给你吃,……这里虽还有两三个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来了这里没好的给你吃”-其实,全是好吃的,而且是宝玉爱吃的,余西风俗,这是谦词。“不关痛痒”-起不了什么大作用,无关紧要。
(59)我生怕别人帖坏了,我亲自爬高上梯的帖上,……晴雯向里间坑上努嘴。“爬高上梯”-爬上爬下的,一会儿爬上去,一会儿下来,一作“攀高上低”。“努嘴”-与前面(35)“努嘴儿”相同。
(60)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泡茶需冲泡三、四开后,才有茶色出来,余西古镇人考究吃茶,只有好茶叶才三、四次后出茶色。
(61)贾母……心中十分欢喜,……只管住在这里不必限定了。“欢喜”- 余西方言,习惯上,将喜欢说成欢喜。
“不必限定了”-不必死板固定了,不必一成不变依常规,也就是说可视情况,灵活,变通,吴语方言都这么说。
第九回,恋风流请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62)“学堂”-学校。直到今天,余西方言:上学校去,仍叫做:上学堂去,简称做:上学去。
(63)袭人笑道:终久怎么样呢。那功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脚炉手炉炭也交出去了,你可着他们添。“终久”-最终,最后。“功课”-学业,学习任务。“贪多嚼不烂”-一时贪多反而干不好事,这里指急切贪多学些功课,反而不能理解消化吸收,反全学不好。“着”-指派,差点。
(64)偏生这日贾政回家早些,正在书房中与相公清客们闲谈。“偏生” -偏巧,正巧。“清客”-大户人家的常驻宾客,依附主人,陪主人闲谈,吃茶,下棋,弹琴,写字,画画等,遇事出出主意,也可替主人办些事。但不是主人家的伙计,更不是奴才,而是朋友关系,只是在此混口饭吃,清谈而已。
(65)老世翁何必又如此,今日世兄一去,… …天也将饭时了,世兄竟快请罢。“老世翁”-老兄的敬称,有溜须之意。主子与清客是平辈关系,而非长辈与晚辈的关系。“世兄”-贤侄的敬称,亦有溜须之意。在这里,贾政的清客与贾政是平辈,当然是贾政之子宝玉的长辈了,因地位微寒,岂敢以叔辈称宝玉为贤侄?!余西方言文人们称(非血缘关系)尊贵侄辈为世兄。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专家团队对此不了解,闹出了笑话,看来过份自信了,更没在网上认真查对有关红楼梦称谓博客文章!“快请”-这里,并非是快请过来,而是快请动身,上学去。
(66)与自己的重孙一般疼爱。秦钟也只得混着乱叫起来。“重孙”-曾孙。“混着”-混(hun第三声),瞎,随便,胡乱。
(67)图了薛蟠的银钱吃穿,被他哄上手的,也不消多记。更又有两个多情的小学生,亦不知是那一房的亲眷。“不消”-不需要,不需,不必。“亲眷”-亲戚。
(68)不意又有几个滑贼看出情景来,… …只听背後咳嗽了一声, ……原来是窗友名金荣者,走至後院说梯己话。“滑贼”-滑头傢伙,此“贼”并非盗贼之贼,而是品行不好的傢伙。“窗友名金荣”-(金荣、茗烟辈的秽语方言,恕不一一举例)。“梯己话”- “梯己”原指床头踏板上的柜子,乃帖身之物,外人不能动里面的物品,“梯已”亦作自已装钱工具,故“梯己话”即:知己话,知心话,悄悄话。一般恋人间,常说梯己话。
(69)故贾瑞也无了提携帮衬之人,… …反说他多事,着实抢白了几句。香怜反讨了没趣。“提携帮衬”-提带帮助,提拨相助。“抢白”-当面批评(态度可不好哇),顶撞,责怪,斥责之意。“没趣”-没占到理儿,没占到便宜,没面子。可不能当没兴趣,没趣味解!
(70)如今自己要挺身出来报不平… …如此这般,调泼他几句。“报不平”-抱不平。“调泼”-挑泼,挑唆,唆使。
(71)登时间鼎沸起来… …秦钟的头早撞在金荣的板上,打起一层油皮。“登时间”-立刻,立即的意思,后续反应没有延时阶段,是即时的。“油皮”-皮肤的表皮。
(72)你老人家就是这学里的“头脑”了,… …素日你老人家到底有些不正经。“头脑”-首领,头目。“素日”-平日,平素。“不正经”-不正派。贾瑞之流岂能为人师表?!贾政等不察,误己子弟!
(73)那是什么硬正腰子的,也来唬我们。璜大奶奶是他姑娘,你那姑妈只会打旋磨子,给我们琏二奶奶跪着借当头。“硬正”-硬仗,(后台老板、后壁)硬,(权势)强。“姑娘”-姑母,母之妹,吴方言口语里通用称谓。“姑妈”-姑母,母之姐。“琏二奶奶”-琏二夫人。
(74)李贵忙断喝不止,说:偏你… …有这些蛆嚼! … …仔细回去我好不好先捶了你。“蛆嚼”-废话,说的鄙称。“好不好”-不管你对不对,不管你好还是不好。“捶” -打,痛打。
(75)原是你起的祸端,你不这样,怎得了局?金荣强不得,只得与秦钟作了揖。“祸端”- 起祸的发端,起祸的导火索。“强不得”-犟不得。了局-结局。
博客链接:
参考资料:jiangsurenxiajia博客、乐天小鱼红学的搜寻报告。